金博体育《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三条修订原则”中包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课程适宜性”。这些表述意在说明,为了“增强课程适宜性”,须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重要前提条件。其实,“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质属于“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议题。笔者主要针对上述两个“前提条件”如何开展循证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展开分析。
新课标基于学习进阶思想提出了努力做到“三适合”和“两遵循”,即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和兴趣特点,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科规律。
我们为什么对以前的某些事记忆犹新?科学家研究发现,是因为我们在试图回忆时,大脑多个神经元配合越来越密切,最终形成神经网络回路,这就是学习者的大脑形成了长时记忆的神经学机理。所以,大凡我们看到学习耗时并不太多而又效果较好者,金博体育常有一个“喜欢适时尝试回忆”的习惯。金博体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可以用脑科学、神经科学原理进行解释的。要想教学效果好,需要师生遵循前述诸多方面的规律为前提条件,需要学生受到教师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复杂任务刺激和教师的激情感染(诸多测评表明教师有激情是其受到学生欢迎的第一因素),学生才会愿意学,并基于理解在逐步建构过程中走向深度学习。以上内容可谓“循性”,即遵循事物固有规律。“循性”之后是“顺学”,即教师在课前或课中前段了解并顺接学生的已有基础。
教育学一直与隐喻有着重要的渊源。从20世纪初至今,引领实践课程理论的运行轨迹,我们大致可以借用美国学者克利巴特对课程文献和实践中分析、归纳的三个隐喻来说明:加工、生长、旅游。“加工”的隐喻是把教师比作工业化模式下的加工者,把学生想象为原料,由熟练工匠根据严格规定,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生长”的隐喻是把教师比作“园丁”,他们清楚了解各种“花木”的特性,并给它们所需要的养料;“旅游”的隐喻是把教师比作“导游”,引导学生领略各种“风景”,每个游客看到了什么,或对什么感兴趣,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背景。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体现了“种子”与“生长”之喻,揭示了教育的生命之“本真”意蕴。现实中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即使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不是“果”不理想,而是“根”被“摧残”。从教育是农业的角度看,教师是“农民”(或现代“农业科技师”)暗藏的学问很多,诸如种子需要适量水分、培土和适宜温度才能发芽,每次施肥不能距离种子或树根太近,树木需要适时剪枝,树林里需要有适量阳光,这样树木才能“粗壮径直且叉枝少”,长成有用之“材”。当然这些都是树木健康“生长”的环境保障。健康的课堂,教师应当是“流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指导者”;从生命价值的角度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专业反思的角度看,教师是学生学习、反思促进发展的“学理分析师”。从本质上讲,以上隐喻反映了教育信念在微观层面的学习观、师生观,尤其突出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深度学习有五个显著特点:主动、有意义的学习;以反思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基于理解之上的分析、评价和创造;针对真实情境中的挑战性问题展开探索求解的学习;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创新性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不少教师越来越重视开放式、对话交流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这些教学方式确实让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学生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但一线教师呼吁“教学时间不够”的声音“不绝于耳”,难免会因赶进度等因素导致学生的学习未进入深度学习。
一是通过循证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循证指基于证据、遵循证据,循证教学的核心在于基于证据实施教学,强学过程的理性化、科学化和可视化。循证教学是“核心素养”之“证据推理”的应有之举。循证教学实施的路径是,金博体育既要从某一条逻辑路线展开推演,还要从不同的逻辑路线找到至少一种与之匹配的实证性证据,并且要始终追求思维的可视化,强化思维品质的培养,即把不可视的思考方法和路径进行可视化的图式或图像表征。比如在师生课堂交往互动过程中,用多种方法、路径表达思维方式:使用思维导图表达发散性思维,使用概念图表达结构化思维,使用鱼骨图表达逻辑思维,使用流程图表达演绎思维……在循证教学中,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引导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实现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
二是通过“营造心理文化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卫平认为,实施“思维型科学探究”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然”之举。“思维型科学探究”教学期望学生通过参与探究实践,学会适时交流,感受到需求目的、兴趣、价值追求和经验可以在探究实践中体验表达,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专家指出,具体的科学素养目标包含课程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也有专家从课堂实施角度总结教改经验,最主要的是“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这些探索都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引。为了把“尊重学生”转化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有“边独学边独立思考”的时间),笔者给出如下建议:教师讲课时凡涉及提问,须在问后至少停留3—5秒后再提问学生;若课堂内设置了小组学习,须有组内两人“对学”、小组内四至六人合作学习,在两人对学前每人要有独学,对学产生的问题提交小组内进行讨论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以“心理文化场”规则大致约定独学时间,保证课堂有序,活而不乱。
(作者刘开福系特级教师、研究员、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夏振洋系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鄢斌系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教科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