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体育官方网站每年这个时候,正是中小学生奔赴各种夏令营、游学团的时候。然而因为疫情,今年绝大多数线下营地活动都已暂停。不少夏令营和游学团纷纷从线下改为线上,通过开直播、录网课、线上互动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尽管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头一次参加“线上”夏令营,他们同样有精彩的收获和体验。
“不好不好,再来一遍。”在丰台某小区的分类垃圾桶前,11岁的琳琳(化名)举着手机,朝正在演示垃圾分类的姥姥喊了一句。
琳琳正在为一个线上夏令营拍摄视频资料。每年暑假,琳琳的妈妈都会给女儿报一个室内的迷你夏令营,孩子在线下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机器人编程、视频拍摄、音乐创作等技能。今年夏令营从线下转为了线上,孩子只能通过提交作品、参与线上问答等方式参与。
“在线上随时都能参加,不用请假陪她到处跑,反倒方便了。”琳琳妈妈给孩子报了名。根据线上夏令营的要求,每个孩子需要提交几份视频资料:自我介绍、所住社区介绍、孩子眼中社区面临的问题和对未来的思考。让琳琳妈意外的是,女儿对拍视频非常感兴趣,这几天经常拿着手机跑到楼下拍素材,有时候还拉着姥姥姥爷一起拍摄。琳琳在拍摄过程中发现,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不够好,垃圾混倒的现象比较常见。于是,她自己设计剧本,当起了小导演,让姥姥姥爷当演员,示范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这几天,琳琳正在进行后期制作,添加片头、片尾、金博体育音乐和字幕,比写暑假作业还认真。
最近这几天,每天一睁眼,9岁的小雨(化名)就赶紧打开iPad,查看他关注的“自然夜探”课程有没有更新。
去年暑假,小雨参加过一次野外夏令营。打着手电走在漆黑的山里,与小刺猬、蝙蝠不期而遇,看鸣蝉如何破壳羽化,将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捧在手心这些新奇的体验让小雨至今记忆犹新。今年的“自然夜探”夏令营没有像往常那样正常开启。前阵子,夏令营组织者把在大自然里的夜探过程制成了网络视频课程,这可算让小雨“解渴”了。
每天,小雨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网课,跟着视频里的老师一起探索北京周边湿地、浅山等自然环境里的“夜间精灵”。课程里会教很多夜探技巧,比如怎么寻找趋光昆虫,在树林里、叶片上怎么找到夜间昆虫。
一到晚上,小雨就会拉着爸爸下楼,凑到路灯底下,钻进灌木丛中,按照课程的指导识别新奇的小昆虫。线上学习加线下实践,让小雨很快成了小区的“科学家”,当他喊出直形马陆、卷甲虫、灶马等昆虫的名字,孩子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跟着一次线上直播课程学习到的亭台楼阁知识,竟然能运用到乐高积木上,这让小畅(化名)的妈妈对儿子和课程刮目相看了。
10岁的小畅曾参加过博物馆游学夏令营,跟着专业老师探访外地各类博物馆,金博体育参观馆藏文物、参与科技小实验等,这些活动让他对博物馆充满兴趣。可是今年游学夏令营没有开放。不过,一家教育机构联合数家博物馆,开通了网上直播课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线讲解,并精心制作PPT,将博物馆的馆藏资料、图片、视频在网上一一展示,邀请孩子和家长免费观看。
这让小畅一下子迷上了在线游览博物馆。躺在床上,举着iPad,就能逛千里之外的博物馆了。他还起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卧游”博物馆。在介绍苏州博物馆时,老师结合视频和图片专门讲解了亭台楼阁的知识,小畅听完课,特意用乐高积木搭了一个有亭子、长廊、“瀑布”和“绿植”的乐高建筑作品,让他的暑假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现在本该是夏令营、游学团最忙碌的日子,却因为疫情让这类假期活动摁下暂停键。“目前来看,夏令营还没法开团,只能用线上课程来留住客群,毕竟我们也想为孩子们的暑假做点儿什么。”已连续举办5年“自然夜探”课程的博旅文化公司创始人郑洋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大约有1500余名家长和孩子参与他们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今年,他们将线下活动改为“博旅奇妙夜”线上视频课程。
“半路出家,一开始非常难。”郑洋说,“我们擅长线下组织活动,改成网课之后拍什么、怎么拍,在什么平台推广,我们都没有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一个半月前,郑洋率领团队每晚奔赴北京周边的湿地和浅山等自然环境中,忍着昆虫的叮咬,从晚上7点一直拍摄到第二天清晨6点,前几天才刚刚“杀青”。他们亲自撰写剧本和对白,用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和剪辑,教孩子们在不同生态环境里寻找、观察、拍摄以及自我防护。
致力于博物馆美术艺术教育的涂思美育创始人陈柯伊也有同感,他们也在网络直播和网络课程中寻找突破口。今年疫情以来,涂思美育与苏州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合作,推送了很多公益类课程。“有的是邀请当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远程讲解,有的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到现场直播拍摄,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
陈柯伊发现,和传统的线下夏令营、游学团相比,很多家长和90后、00后年轻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和互动。“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教育已经成了必然趋势,何况线上教育还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天然优势,这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让追剧、追歌的孩子们,也能追一追博物馆。”陈柯伊说。
另一家夏令营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这次疫情也给从业者提了一个醒,未来如果想坚持做教育,就得专注地做课程、做内容,踏踏实实地把教育做好,把夏令营、游学这种营地教育和旅游彻底分开,从行业早期野蛮生长的状态中走出来。
每年这个时候,正是中小学生奔赴各种夏令营、游学团的时候。然而因为疫情,今年绝大多数线下营地活动都已暂停。不少夏令营和游学团纷纷从线下改为线上,通过开直播、录网课、线上互动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尽管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头一次参加“线上”夏令营,他们同样有精彩的收获和体验。
“不好不好,再来一遍。”在丰台某小区的分类垃圾桶前,11岁的琳琳(化名)举着手机,朝正在演示垃圾分类的姥姥喊了一句。
琳琳正在为一个线上夏令营拍摄视频资料。每年暑假,琳琳的妈妈都会给女儿报一个室内的迷你夏令营,孩子在线下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机器人编程、视频拍摄、音乐创作等技能。今年夏令营从线下转为了线上,孩子只能通过提交作品、参与线上问答等方式参与。
“在线上随时都能参加,不用请假陪她到处跑,反倒方便了。”琳琳妈妈给孩子报了名。根据线上夏令营的要求,每个孩子需要提交几份视频资料:自我介绍、所住社区介绍、孩子眼中社区面临的问题和对未来的思考。让琳琳妈意外的是,女儿对拍视频非常感兴趣,这几天经常拿着手机跑到楼下拍素材,有时候还拉着姥姥姥爷一起拍摄。琳琳在拍摄过程中发现,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不够好,垃圾混倒的现象比较常见。于是,她自己设计剧本,当起了小导演,让姥姥姥爷当演员,示范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这几天,琳琳正在进行后期制作,添加片头、片尾、音乐和字幕,比写暑假作业还认真。
最近这几天,每天一睁眼,9岁的小雨(化名)就赶紧打开iPad,查看他关注的“自然夜探”课程有没有更新。
去年暑假,小雨参加过一次野外夏令营。打着手电走在漆黑的山里,与小刺猬、蝙蝠不期而遇,看鸣蝉如何破壳羽化,将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捧在手心这些新奇的体验让小雨至今记忆犹新。今年的“自然夜探”夏令营没有像往常那样正常开启。前阵子,夏令营组织者把在大自然里的夜探过程制成了网络视频课程,这可算让小雨“解渴”了。
每天,小雨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网课,跟着视频里的老师一起探索北京周边湿地、浅山等自然环境里的“夜间精灵”。课程里会教很多夜探技巧,比如怎么寻找趋光昆虫,在树林里、叶片上怎么找到夜间昆虫。
一到晚上,小雨就会拉着爸爸下楼,凑到路灯底下,钻进灌木丛中,按照课程的指导识别新奇的小昆虫。线上学习加线下实践,让小雨很快成了小区的“科学家”,当他喊出直形马陆、卷甲虫、灶马等昆虫的名字,孩子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跟着一次线上直播课程学习到的亭台楼阁知识,竟然能运用到乐高积木上,这让小畅(化名)的妈妈对儿子和课程刮目相看了。
10岁的小畅曾参加过博物馆游学夏令营,跟着专业老师探访外地各类博物馆,参观馆藏文物、参与科技小实验等,这些活动让他对博物馆充满兴趣。可是今年游学夏令营没有开放。不过,一家教育机构联合数家博物馆,开通了网上直播课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线讲解,并精心制作PPT,将博物馆的馆藏资料、图片、视频在网上一一展示,邀请孩子和家长免费观看。
这让小畅一下子迷上了在线游览博物馆。躺在床上,举着iPad,就能逛千里之外的博物馆了。他还起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卧游”博物馆。在介绍苏州博物馆时,老师结合视频和图片专门讲解了亭台楼阁的知识,小畅听完课,特意用乐高积木搭了一个有亭子、长廊、“瀑布”和“绿植”的乐高建筑作品,让他的暑假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现在本该是夏令营、游学团最忙碌的日子,却因为疫情让这类假期活动摁下暂停键。“目前来看,夏令营还没法开团,只能用线上课程来留住客群,毕竟我们也想为孩子们的暑假做点儿什么。”已连续举办5年“自然夜探”课程的博旅文化公司创始人郑洋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大约有1500余名家长和孩子参与他们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今年,他们将线下活动改为“博旅奇妙夜”线上视频课程。金博体育
“半路出家,一开始非常难。”郑洋说,“我们擅长线下组织活动,改成网课之后拍什么、怎么拍,在什么平台推广,我们都没有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一个半月前,郑洋率领团队每晚奔赴北京周边的湿地和浅山等自然环境中,忍着昆虫的叮咬,从晚上7点一直拍摄到第二天清晨6点,前几天才刚刚“杀青”。他们亲自撰写剧本和对白,用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和剪辑,教孩子们在不同生态环境里寻找、观察、拍摄以及自我防护。
致力于博物馆美术艺术教育的涂思美育创始人陈柯伊也有同感,他们也在网络直播和网络课程中寻找突破口。今年疫情以来,涂思美育与苏州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合作,推送了很多公益类课程。“有的是邀请当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远程讲解,有的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到现场直播拍摄,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
陈柯伊发现,和传统的线下夏令营、游学团相比,很多家长和90后、00后年轻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和互动。“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教育已经成了必然趋势,何况线上教育还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天然优势,这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让追剧、追歌的孩子们,也能追一追博物馆。”陈柯伊说。
另一家夏令营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这次疫情也给从业者提了一个醒,未来如果想坚持做教育,就得专注地做课程、做内容,踏踏实实地把教育做好,把夏令营、游学这种营地教育和旅游彻底分开,从行业早期野蛮生长的状态中走出来。
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三环以内最大的药品物流企业库区 药品从入库到送达医疗机构不超4小时